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,大量非洲黑人来到广州经商,部分人甚至拖家带口非法偷渡。其中一些人在此定居并与当地居民结婚生子,繁衍生息,形成了规模不小的"黑二代"群体。由于绝大多数黑人没有中国户籍,这些黑二代自然成为"黑户",在教育、医疗和就业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。长远来看,这一群体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。面对这一情况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是接纳还是遣返?其实,日本也曾面临类似问题,其处理方式值得借鉴。
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,我国经济蓬勃发展,与世界的融合不断加深。2001年12月11日,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进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。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,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发展,其中就包括大量非洲黑人。如同当年马可·波罗来华探索中国梦一样,兼具包容性和发展潜力的广州成为非洲黑人的首选落脚地。
至于为何选择广州,首先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,自唐宋时期起便是外商云集之地。到21世纪,这里遍地批发市场,商品种类丰富、价格低廉、款式新颖,能很好地满足非洲商人的贸易需求。其次,作为典型的南方临海城市,广州气候炎热潮湿,与非洲相似。加上经济发达、包容性强、发展前景好,广州深得非洲商人青睐。
涌入广州的非洲人主要分为四类:第一类是富人阶层的贸易商人,他们往往携家带口定居,甚至与当地居民结婚,有长期居留打算;第二类是中层打工族,主要为非洲老乡工作,从事非体力劳动,没有永久居留权;第三类是底层体力劳动者,收入低且工作辛苦;第四类是通过非法途径滞留者,他们普遍存在非法入境、非法滞留、非法就业等问题,不仅增加城市管理负担,还影响社会治安。
无论经济状况如何,这些非洲人都愿意留在广州,因为这里的生活条件远优于非洲老家。这种口碑效应引发更大规模的移民潮。据统计从2000年起,在广州的非洲黑人数量激增,到2008年常驻人口约2万人,这还不包括非法滞留者。
文化差异导致生活习惯、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摩擦,非洲黑人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活圈,最著名的就是小北的"宝汉直街",这个被称作"非洲人街"的地方,充满异域风情。然而,这种聚居也带来了潜在隐患。
我国作为非移民国家,大量黑人涌入引发诸多担忧,如何管理?如何促进融合?非洲商人在促进广州经济繁荣的同时,也带来一些问题,部分人适应不了夜生活文化差异;有人钻法律空子骗取签证;更有人为留居广州故意丢弃护照,甚至与当地女性组建家庭生育"黑二代"。据2017年调研显示,中国大陆非洲黑人非法移民已达70万,基本都为黑人男性青年,预计到2030年可能达1500万人,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中黑人或混血比例可能达25%。这引发了"中国将从民族国家变成移民国家"的担忧!
其实,日本在90年代也曾面临过类似问题。当时日本经济崛起吸引大量黑人务工人员,引发社会问题,日本采取了两步走策略。首先,出资让非洲国家召回本国公民,自愿或劝返者可获得足够在非洲生活的补贴金;其次,严格限制黑人入境,在就业、学历等方面设置高门槛,边检时未持有效签证者立即遣返,对非法滞留者实施逮捕,并禁止企业雇佣非法移民。这些措施效果显著,约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解决了"三非"黑人问题,不过日本仍欢迎高端的黑人人才!
我国一直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国友人。近年来,针对广州"三非"外国人问题,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整治。据数据统计整治已取得明显成效,离开广州的黑人数量持续增加,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显著改善!
#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#
淘配网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网站-配资港股一览表今日大盘-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